致敬身邊好人,傳遞榜樣力量。3月14日,由重慶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萬州區委、萬州區政府聯合主辦的“貫徹二十大 建設新重慶”身邊好人微訪談暨2023年第一季度“重慶好人”發布活動在萬州區萬州大會堂舉行,鄭建、凌華亮、朱顯炯、秦興安、廖忠成、劉朋等20組“重慶好人”上榜,好人代表們也在現場分享了他們向善向上的感人故事。
這些好人們助人為樂,致力于公益事業,用行動傳遞城市溫度——
重慶市渝中區巴渝公益事業發展中心主任鄭建,致力于環保公益事業近二十年。他搭建起青年環保志愿者交流平臺,立足社區、學校,開展節能減排、垃圾分類等宣傳教育,創辦重慶青年環境交流中心,培育了大量骨干志愿者。
城口縣高觀鎮茨竹村村民凌華亮也是致力于公益事業的代表。2013年,凌華亮參與四川雅安蘆山地震救援時失去雙腿,但他靠著一雙假肢、一輛輪椅,堅持做公益近10年。多年來,凌華亮一邊創業一邊積極幫助身邊困難群眾,累計捐出善款20余萬元。
同樣,還有在生死攸關之際挺身而出的好人。2022年6月8日清晨,重慶公路運輸(集團)有限公司出租汽車分公司駕駛員廖忠成開車行駛至嘉陵江大橋中段時,乘客突然打開車門意欲跳橋輕生。廖忠成立即停住汽車,使盡渾身解數抱住乘客,避免了一場悲劇的發生。廖忠成因此獲得“2022年重慶市見義勇為先進個人”稱號。
上榜的“重慶好人”中,還有一諾千金、踐行誠實守信美德的云陽縣盤龍街道活龍社區居民張詩貴。25年前,張詩貴開始照顧村里患有癱瘓、手疾、眼疾或精神殘疾的6位孤寡弱殘老人,盡可能為他們提供最大的生活關照和溫暖。
當天的發布活動,還特別邀請了往期上榜的“重慶好人”來到現場,向大家講述他們在平凡生活里書寫的不平凡故事。來自萬州余家鎮千銀村的周小琴,盡管身體殘疾,但她主動學技能、辦電商、養家禽,幫全村村民銷售農產品等,一年增收超過萬元,徹底摘掉了貧困戶的帽子。市公安局九龍坡區分局科技信息化科的副科長余行江是一位推動智慧警務建設的科技尖兵,2020年,她主創了全國首個“瞭望者”高空拋物智能預警監測系統,這項創新成果的推廣應用,為一線戰友提供了實戰利器,提升了轄區群眾的安全感。(楊鈮紫)
值班編輯:陳佳欣